守护历史根脉 传承文化瑰宝 肇庆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来源:互联网 作者:网络 时间:2022-07-29
德庆学宫开笔礼。 市文广旅体局供图 陈明红 夏荀 冯雪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

德庆学宫开笔礼。 市文广旅体局供图

德庆学宫开笔礼。 市文广旅体局供图

陈明红 夏荀 冯雪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为我们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近年来,肇庆扎实推动全市文物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项目,大力推动非遗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守护历史根脉、传承文化瑰宝,让肇庆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肇庆,古称端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从汉代到清代,肇庆多次成为岭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写下了光辉灿烂的历史篇章,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这不仅是千百年来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岭南文化历经风雨、生生不息的星火,也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建设精神家园的重要力量。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拥有众多文化遗产的肇庆,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索与实践始终未停止脚步。一方面,肇庆大手笔开展文物修缮保护工作,组织开展肇庆古城墙、梅庵、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等一大批文物修缮保护和展示项目;另一方面,搜录非遗线索,有序健全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名录制度,活化传承非遗技艺,让裹蒸制作、端砚制作技艺等“飞入寻常百姓家”。

强化文物保护  延续历史文脉

肇庆历史悠久,山河秀美,人文荟萃,文化遗产丰富,境内遗留有大量珍贵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和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据统计,肇庆已登录不可移动文物共259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4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33处。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肇庆严格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扎实推动全市文物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项目,使肇庆文物的保护状况有了飞跃性的变化。

1978年,我市首次出现了政府出资维修文物建筑的好势头。1993年,市人大八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市政府关于抢救濒危文物古迹议案办理方案的报告,计划投入1000多万元,对12个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抢修,使长期困扰文物保护的经费短缺问题获得了突破性的解决,开展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文物抢救保护工作。2013年,在市人大十一届三十四次会议推动下,市财政将文物保护基本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并逐年稳步增长。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市地方投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关项目资金近30亿元;2018年以来,中央、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投入过亿元,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专项经费扶持9000多万元。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