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强 曾拥军 胡诚 刘秋仪 场地共用、业务共做、资源共享、军地共赢——这是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我市各地镇(街)武装部与退役军人服务站合署办公后呈现的亮丽风景。 目前,肇庆在镇(街)一级,全部由武装部长分管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推动武装和双拥工作归口管理、深度融合、无缝对接,有力提升基层武装部的建设水平和退役工作质效。这一经验做法,受到上级军地领导的充分肯定。 兵员征集“一条链” “春季征兵大学毕业生有27名,占比46.5%,与去年相比翻了一番。”谈及这一成绩,广宁县人武部部长吴燕峰难掩内心的喜悦。这既是广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镇(街)武装部与退役军人服务站合署办公一年多来结出的累累硕果。 据了解,以往,肇庆市各地的镇(街)武装部因人员较少,征兵工作基本上靠“单打独斗”,“缺人、难搞”曾经是不少基层专武干部的“口头禅”。 随着各镇(街)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建立,基层退役和双拥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比如,有些服务站工作人员由于没有从军经历,很难与退役军人建立起信任的基础和情感的纽带;每年入伍和退伍分别由军地不同部门分管,工作动态、数据信息很难精确精准、共享共用等。 2020年6月,肇庆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联合在广宁县试点探索军地合力做武装和退役军人工作的新路子,以实现军地人力、物力、财力的深度融合。 “看似简单的整合,让我们的工作有了重要抓手。”广宁县南街街道武装部部长黄振宇说,现在从征兵宣传、兵役登记、体格检查、政治考核、送兵入伍,到新兵跟踪教育、联系走访军属、悬挂光荣牌匾、送立功受奖喜报,再到退役安置、技能培训、就业创业、编入民兵,全部由他“挂帅”。军地齐抓共管,实现了“一站式”服务、“闭合式”链条,杜绝了各类矛盾问题,应征青年和家长非常满意。 军地合力合在平时、重在常态、贵在暖心。在军地共同努力下,肇庆市广大适龄青年参军报国热情持续高涨,去年,肇庆共有3500余名在校大学生主动从祖国各地返乡报名应征。 编兵整组“一盘棋” “以往编兵到处跑,要数据、要核查,费时费力,容易出错。现在一个系统、一个数据库就完成民兵队员的录入,非常便捷高效。”近日,在德庆县永丰镇,武装干事黎小凤谈及民兵整组工作的变化时高兴地说,全镇编兵整组任务,以往一般要30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现在有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的信息共享和全程参与,时间大幅压减,事半功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