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领 稳步前行——2021年肇庆市科技创新工作纪实

来源:互联网 作者:网络 时间:2022-07-06
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祥和工业园高端电容基地一期项目。 梁小明 摄 林琳 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无尘净化车间内,技术工人正在凝神静气地调度智能操控台,眼看

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祥和工业园高端电容基地一期项目。 梁小明 摄

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祥和工业园高端电容基地一期项目。 梁小明 摄

林琳

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无尘净化车间内,技术工人正在凝神静气地调度智能操控台,眼看机器臂操作行云流水,一个个高精密度的电子元件初见雏形,低调光芒折射的不仅仅是一家企业光明的未来,更反映着肇庆科技创新工作的日夜兼程。回望“十三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肇庆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1133”工程,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长远布局 创新驱动发展成绩斐然

兵贵神速,抢先入局。“十三五”期间,我市印发了《肇庆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1133”工程五年(2017—2021年)行动方案》。

五载谋篇布局,换来丰硕成果。当前,肇庆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1000家,是2015年的5倍,年均增速达37.9%,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建成了10所左右本科以上高等教育机构,其中肇庆学院成功创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为全省的6家之一,同时获批省市共建广东省环境健康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成为我市首家学科类省重点实验室;建成了32家新型研发机构和30家高水平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拥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载体16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5家、市级27家,建设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30家,实现了县域全覆盖。创新驱动发展“1133”工程全面完成,圆满收官,逐步形成创业孵化、科研攻关、人才引进乃至科技金融等全链条科技服务体系,肇庆剑指转型为高新技术产业高地。

为了下好这盘“创新棋”,肇庆不断优化服务。市科技局广泛宣传政策,切实督导调研,上门服务指导,始终抓住高企“牛鼻子”,采取领导挂点、挂图作战、台账管理、通报督导等联动机制,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研发机构等培育申报进行培训辅导,对于符合《行动方案》相关标准的科技创新机构,给予一次性补助、奖励或者提供日常运营费用补贴,并在工业园区准入、创新人才引进、企业投融资、通用厂房租赁、工业技术改造、市级科技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2020年地方财政科技投入达10.16亿元,总量比2015年翻一番,5年全市财政科技投入累计达36亿元,年均增速15.3%,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5年的19.67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24.94亿元,扎实践行“企业痛点就是政府服务的着力点”的工作原则。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