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肇庆新区的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科技园面貌日新月异。梁小明 摄 陈洁 吴秋洁 日前,中国经济2022年首季报发布,各项指标显示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人民日报》评论,一季度“开门稳”,再次证明了“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中国经济的韧性体现于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可靠、市场和内需潜力巨大、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能。在广东,21个城市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全部正增长,其中,肇庆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在不断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中,肇庆锚定了自己的坐标体系,随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在变局中开创新局。 点上突破:企业增资扩产稳增长 在首季报的各项成绩中,新能源汽车是绝对的佼佼者。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了140.8%。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2022年汽车工业产销情况显示,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9.3万辆和125.7万辆,两者同比均增长1.4倍,全球市场份额也提升到65%的新高。 在肇庆,小鹏汽车的产能和产值一直在刷新,宁德时代将在二季度投产。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是肇庆的产业振兴名片,在点、线、面上发挥着拉动作用。 在点上,肇庆的汽配企业通过和本地整车厂、电池厂等合作做大蛋糕,取得了新赛道入场券,在变局中稳定了增长。位于肇庆高新区的福田化工是一家传统企业,主要生产高性能树脂,近年向下游延伸生产复合材料PCM,后者作为新型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中有较多的应用。去年该公司拿到比亚迪和小鹏汽车的订单,形成新的增长点。这不是个例,去年以来,采访了多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受访负责人对增长预期均保持乐观态度。 线上拉动:补链强链延链做强基础 新能源汽车给中国汽车产业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中国正一步步构建起以国内为主体的完整产业链,紧密的上下游合作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在产业链这条线上,肇庆以龙头带动,积极开展补链强链延链工作。在目标上,肇庆加强精准招商。在手段上,肇庆推动“云招商”,虽然是“屏对屏”,但朝阳产业的名片效应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为肇庆产业未来的价值背书,可亲可感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分,让肇庆成功争取到优质项目。 面上稳定:多项指标显底气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其中,制造业增长6.2%,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4.2%,显示中高端制造业发展较好,对工业的支撑作用明显。新能源汽车产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彰显主力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