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积极培育农机使用一线人才 农机“土专家”发力 种粮大户粮满仓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3-07-20
农机土专家张卓炎为接下来的农忙做好农机保养。 文/图严炯明 日前,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省级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名录(第三批),肇庆市张卓炎和徐家维榜上有名。随着农业机械

农机“土专家”张卓炎为接下来的农忙做好农机保养。

农机“土专家”张卓炎为接下来的农忙做好农机保养。

文/图严炯明

日前,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省级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名录(第三批),肇庆市张卓炎和徐家维榜上有名。随着农业机械化日益推广,一线农机使用专家凭借过硬的农机技术,在乡村农业工作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日前,采访了本次上榜的两位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听听他们的乡村振兴故事。

整合农机资源盘活荒地

6月23日上午,来到白诸镇长盛农业机械化生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卓炎拿着工具对仓库内大型农机进行维护,仓库内停放着耙田机、收割机等农机四、五台。

时间回到2003年,张卓炎买到第一台二手手扶拖拉机,2年后买入第一台手扶收割机。每次看到田边停放的外省大型农机,他都十分羡慕,私下打听农机型号,以及如何维修等信息。

为了拥有一台大型农机,张卓炎一边种植水稻,一边积累资金。直到2008年,他终于拥有一台大型收割农机,随后几年投入20多万元购置农机。周边农民了解到张卓炎有各式农机,纷纷请他来协助种植。

有感于个人力量有限,无法满足更多农户的需求,张卓炎在2012年动员周边拥有农机的农民,成立农机合作社。“了解到农民种植需求后,每逢农忙我就带领社员一起创收。”他说,“大家拧成一股绳才能闯出一片天。”农闲时,张卓炎注重研究各类新型农机生产技术,还为其他社员提供维修技术指导。

随着农机资源逐渐壮大,张卓炎种植水稻面积由2013年30多亩,扩大到今年300多亩,而整个农机合作社水稻种植面积有400多亩。他还为周边村民提供托管业务,利用现有农业机械为村民提供机耕、机插、机收、烘干等农机作业服务,昔日周边村庄数十亩荒地如今焕发生机,成片的水稻田昭示着丰收的喜悦。“荒地变良田,村民有了收入,粮食生产也有保障。”张卓炎高兴地说道。

农机助推水稻生产规模化

“80后”的徐家维是怀集县新辉园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大学毕业后,因心中的乡土情怀,他毅然放弃了城市工作机会,返回家乡寻找发展机会。

2013年,他认识了广州市新辉园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一起商谈农业发展趋势,两人一拍即合,创立了怀集县新辉园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代立体循环农业产业园。

2014年,合作社流转了2000亩的水田,并购置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等设备,发展生态有机稻米种植,并建成了占地20亩的稻米加工园区。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