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粤华 一直以来,肇庆市发展和改革局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要求,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信息平台建设、强化信用监管、推动“信易+”应用、加大宣传等措施,擦亮肇庆“诚实守信”金字招牌,助力优化我市营商环境,为肇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坚持规划引领,高位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是市发改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一大举措。该局牵头编制全省首部信用专项“十四五”规划《肇庆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并牵头起草制定《肇庆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改革文件。在强化监督考核方面,将信用建设列入全市各县(市、区)、各部门的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单位进行提醒,确保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坚持数字赋能,夯实信用基础设施建设。市发改局结合国家和省信用建设、网站管理要求,与市政数局共同推进“信用肇庆”门户网站和肇庆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和升级改造,通过印发文件、召开部署会、举办培训班、建立通报制度、约谈提醒、开展自查抽查等方式,提升信息报送完整度、及时度和准确度。截至今年5月底,“信用肇庆”门户网站累计发布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178.9万条;市信用平台累计归集市、县两级300个部门约3.15亿条各类信用数据,比2020年年底增长85.3%。 市发改局还强化大数据应用,健全信用监管机制,牵头制定实施《肇庆市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工作方案》,根据监管对象信用等级高低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做到“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利剑高悬”;推动各地各部门在市场准入、行政管理、诚信宣传中推广信用承诺,并将信用承诺书归集到市信用平台,作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依据。截至6月13日,在“信用肇庆”网公示信用承诺书89.2万份;推动建设“互联网+招投标+信用”系统,实现对相关主体的有效信用监管,目前共通过大数据模型对6529家参与招投标的各类主体进行评价。 城市信用建设的一大作用是能强化惠民利企。市发改局做优做强“信易贷”,推动企业信用融资。截至5月底,肇庆通过“信易贷”平台共促成融资授信147.7亿元,位居全省第2位;探索开展“信易担”,推动信用+投标担保相融合,全省率先在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推广使用电子保函,依托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成电子保函平台,并与市信用平台和相关担保机构的电子保函业务系统对接,实现信用信息和信用评价结果自动嵌入,推动守信企业投标担保“网上办”“零跑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