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强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多年来,肇庆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部署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狠抓“稳粮食、保供给、拓市场、延链条、强监管”,以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抓粮食安全 牢牢稳住农业基本盘 农业是立国之本,粮食安全则事关国本。 肇庆是全省农业大市,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稻米、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南药等产量多年来一直稳居全省前列。在农业资源方面,肇庆素有“中国柑桔之乡”“中国贡柑之乡”“中国沙糖桔之乡”“中国竹子之乡”“中国罗非鱼之乡”“中国罗氏虾之乡”“中国肉桂之乡”等美誉。 多年来,肇庆坚决扛实粮食安全重任,推动粮食生产连年增长,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省前列。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责任,重视和加强粮食安全生产,强化工作统筹推进,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生产底线和耕地红线,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2021年以来,全市粮食、蔬菜、水果生产稳中有增,稳产保供能力总体向好。目前全市已形成粮食、水果、蔬菜、畜禽、水产、南药六大农业主导产业,以及油茶、花卉、茶叶等三大特色农业产业。 2021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299.34万亩(居全省第三);水果119.70万亩(居全省第三)、其中优质柑橘面积79.84万亩(全省第一);蔬菜137.83万亩(居全省第六);生猪出栏306.67万头、存栏163.9万头,家禽出栏1.15亿羽、存栏2559.8万羽;水产(淡水渔业)养殖50万亩(居全省第二);南药种植面积147.29万亩(居全省第一)。特别是在全省2019—2020年度“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级,获得省通报表扬。 肇庆通过实施“藏粮于地”,推进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加快撂荒地复耕复种,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近150万亩,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82.26万亩。通过实施“藏粮于技”,全市基本实现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4万家,统防统治近500万亩次,年均挽回粮食损失约20万吨,粮食综合产能持续提升。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21.75亿元,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89元,增长10.0%。 抓产业发展 以工业思维发展现代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