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紫怡 日前,肇庆市教育局发布了《肇庆市中小学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制度(试行)》的通知,要求各地各学校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定本地、本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实施方案。社团是学校教学教育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的正式组织,承担着活跃集体氛围,激发学生兴趣爱好的教育任务,如今,在肇庆各个学校中多彩社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 《试行》通知中提到,社团活动的开展要突出“五育”并举,注重与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安全教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少先队共青团活动、课后服务、暑期托管服务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丰富社团活动内容,激发学生兴趣爱好,发展学生能力特长,提升社团活动质量。 在肇庆加美学校初中部,兴趣社团已成为塑造学校特色教育的推力。每一年,该校都会结合学情调查和学校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的兴趣社团。今年初中部在特色课程中心管理下共开展了15项兴趣社团活动,包括:基础色彩素描、乒乓球、篮球、羽毛球、英语影视配音、古建艺术欣赏、演讲与辩论、棋类、艺术纸桥、器乐社团、声乐社团等,调动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释放其内在发展潜力,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不仅如此,社团在繁荣校园文化,发掘学生特长的基础上,激活了“双减”实效。肇庆市龙禧小学利用课后服务平台,开设了以拓展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社团活动,提供了美术、音乐、朗诵、灯谜、趣味数学、英语、手工艺术、阅读鉴赏、诗歌文学、健康卫生等16个校内小社团,努力将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做精做细,让课后延时服务更有特色。 中小学校学生社团的基本任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团结和凝聚广大学生,开展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繁荣校园文化,形成学校特色,不断提高育人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以社团为平台,结合社会实践,形成学校特色同样重要。2017年,肇庆市第一中学历史科组正式成立了春秋学社历史社团。近年来,学校历史社团基于肇庆市“府城复兴计划”的背景,结合肇庆府城的历史特色,积极和肇庆市博物馆开展合作,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在线上和线下等多渠道推进“行走系列”活动课程的开发,带领社团成员学生前往实地进行考察研学,走近历史,观察历史,感悟历史。如今,该项活动已成为学校社团主动链接本土历史资源,将历史课堂融于社会实践的有效印证。 学校社团的日渐丰盛,不仅在充分发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自信,全面提升学生素质,让素质教育站稳学校教育主阵地之余,更是改变学校教育以应试成绩为主的单一传统评价模式,有利于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使得双减政策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