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辉 黄国涛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一座城市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法治的支撑。近年来,全市法院紧紧围绕招商引资、产业落地等核心任务,着力在提高审判质效、深化司法改革、优化司法服务、加强队伍建设上下功夫,扎实推进营商法治环境建设。2017年至今(截至2021年前三季度,下同),全市法院共受理案件252053件,办结232681件;法官人均结案从2017年的129.72件上升到2020年的233件,增幅近80%。全市法院近四年结案率均稳居全省各地级市法院前四位,为肇庆在去年广东省营商环境试评价报告中位列全省第五名贡献了司法担当。 保护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激发企业家创业热情。全市法院在审判执行工作中对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进行全方位司法保护,切实把中央关于保护民营经济的各项政策落实到司法工作全过程。 依法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2017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审结一审刑事案件10597件,判处罪犯13703人。其中,依法惩治侵吞、瓜分、贱卖国有、集体资产犯罪,审结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走私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案件368件397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加大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近四年来,全市法院审结一审民事侵权案件12632件。贯彻全面保护原则,既保护物权、债权、股权,也保护知识产权等无形财产权,审结侵犯著作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侵权一审案件1391件,努力打造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环境。 支持和监督依法行政。2017年至今,共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027件。其中,妥善认定政府与企业签订的合同效力,审结行政协议案件730件,确认其中23件不当行政行为违法,依法维护行政协议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增强企业家投资创业信心。 保障市场交易公平公正 维护市场交易主体合法权益 疫情期间,肇庆法院充分利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保障审判执行工作正常进行,运用远程立案、网上庭审、线上调解及时定分止争。同时,制定全市法院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意见,落实“六稳”“六保”司法举措,2020年审结口罩诈骗、妨害公务等涉疫情刑事案件52件,办结各类涉疫民商事、执行案件80件,其中调解结案25件,运用柔性司法化解矛盾纠纷,助力市场主体纾难解困。 另外,综合运用各种强制执行措施,推动完善让失信主体“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加快企业债权实现,共对72人罚款162.4万元,拘留500人,向公安机关移送追究刑事责任27人,依法公开发布失信被执行人31952人次,对53262人限制高消费。端州法院推出的“公交车流动曝光台”执行创新举措入选广东省法院执行创新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