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小琴 “我们以前说隐患不存在,是可能没有系统地把它抓出来。根据‘一线三排’推荐的守则,我们一条一条去推进之后,才发现这个工作比较容易上手,可以一条条地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作为肇庆市“一线三排”标杆企业负责人,广东好顺欧迪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曲维好这样说道。 “一线”是指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三排”是指对隐患的排查、排序、排除。回首执行“一线三排”工作机制以来的实践历程,曲维好介绍,2020年共发现隐患1721项,上半年有200多项,下半年推行“一线三排”工作后发现1454项,“一线三排”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它给了企业实实在在的好处,让安全管理更科学有效。 近日从肇庆市应急管理局获悉,去年以来,我市切实把安全生产“一线三排”作为稳住安全生产基本盘的重要法宝,持续深入推进此项工作机制,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7.9%、28.1%。今年1—11月,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实现“三下降”,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据了解,我市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全力坚守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为了保障“一线三排”落地见效,在健全“制度+措施”上下功夫,在风险“辨识+分级”上作文章,在隐患“排查+治理”上出狠招,在“督查+考核”上求实效。其中,在风险“辨识+分级”上,创新“安全审计”机制,梳理制定95大项500多小项检查内容,把118家危险化学品和化工、医药生产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到位情况从高到低分为A、B、C、D级4个等级,实现企业分级管控,科学排序。 我市选取了广东好顺欧迪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润水泥(封开)有限公司、怀集碧桂园建设项目等33家不同类型企业作为标杆企业,通过召开市、县两级“一线三排”标杆企业现场会的形式,总结推广先进企业的经验做法。 比如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按照省、市安全生产“一线三排”工作部署,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生产投入从2016年500万元增至2020年的1200多万元,隐患整改投入了800多万元,排查出来的1508项事故隐患得到有效排除。 通过选树标杆企业这一举措,我市总结形成了一整套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机制模式和管理体系,从而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各类型企业将“一线三排”真正融入到生产经营全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