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吴叶凡 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创新技术在安全驾驶、教育培训、服装制作等多个领域发光发热。这些新技术、新产品在带动消费转型升级的同时,也为人们衣食住行提供了便利,满足了人们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助残产品:帮残障人士实现正常交流 当下,如何让有需要的残障群体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成为我们要面对的重要时代命题。 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展馆,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的无障碍展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拥有2000多万听力或言语残障人士以及超过1亿以老年人为主的听力受损人群。虽然这其中一些听障人士能够通过助听器、人工耳蜗等辅助工具听清一部分外界声音,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助听工具也无能为力。文字作为不需要借助听力就可以实现语言交流的工具,依旧是听障人士获取信息的最佳手段之一。 在无障碍展区中展示的“畅听网卡”产品为解决听障人士接听手机困难这一问题,提供了“无障碍人工智能通话服务”。该服务利用人工智能语音技术,可以将通话语音内容实时转化成文字传到接听界面,也可以将听障人士在手机上输入的文字实时转化成语音发送出去,还能够一键选择日常用语,让听障人士更迅速地回复对方,从而帮助听障人士更便利地享受通信服务、实现正常通话交流。 中国联通展台工作人员介绍,后续“畅听网卡”还将配套推出识别我国部分方言的服务,并推出面对面翻译、无障碍视频通话等服务。这些服务扩大了听障人士工作生活中自主交流的范围,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一款小巧的智能手环也出现在无障碍展区。它虽然外观很朴素,但却不是普通的手环,而是一款服务于视障人群的导盲避障手环,能够实现障碍物检测、分级震动提醒等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