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董伯(左)首次到长者饭堂用餐。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摄 核心提示 近日,肇庆市民政局发布消息,我市首批11个长者饭堂试点正式投入运营,帮助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解决吃饭问题。昨日,端州试点的4个长者饭堂节后正式接待长者,不少老人得知试点消息后,于当天中午前去“尝鲜”。此外,记者了解到,长者饭堂的服务范围将继续扩大。 试点饭堂吸引众多长者“尝鲜” 全市首批试点的11个长者饭堂中,包括端州4个、鼎湖2个、高要2个、四会2个、肇庆高新区1个。其中,端州区在城东街道、城西街道各设1个,黄岗街道设2个。这4个长者饭堂设在乐如家连锁养老院的4个分院里。 昨日中午11时20分,记者在棠岗路的嘉湖社区乐如家东门店看到,长者饭堂设置在二楼,绝大部分长者自带餐具过来取餐后打包回家吃。部分行动不便的长者则带着餐具到一楼后,由前台工作人员上楼帮忙打包再送下来,部分长者自己乘坐电梯到二楼打包。 居住在景德路的董伯和妻子李姨得知长者饭堂试点消息后,当天中午特意带着餐具过来用餐。董伯今年81岁,李姨也快80岁了。“我们平时买菜做饭或者出去吃,吃得不多,年纪大,自己煮比较麻烦。今天特意过来试试这里的饭菜。”董伯笑着说。当天的午餐配菜是云耳蒸滑鸡、青菜,配汤是药材脊骨肉汤,两人都比较满意。 前台有长者用餐登记本、每名长者的身份证复印件及用餐卡,餐卡上有联系电话、餐费及用餐时间等信息。工作人员介绍,节前用餐的长者有十几人,当天新增加的用餐人员就有十几人,相当于增加了一倍。中午11时40分,厨房工作人员就告知前台,准备的配餐已分配完。 5至11元可享两荤一素一汤 据统计,目前我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了67.7万人,占总人口15.2%,部分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存 在“吃饭 难”问题。为此,在去年 9月,市民 政 局印发《肇庆 市社区居家养老“大配餐”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各地民政部门结合实际,开展社区居家养老“大配餐”试点工作,建立长者饭堂,保障有需要的老年人能享受到助餐服务。 据 了解 ,长 者 饭 堂 的 配 餐 由“二荤一青菜一汤一饭”构成,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均可享受。午餐标准 为13 元 每 餐,老人享受 惠民价11元/份。有4个用餐补贴标准,分别是肇庆户籍60周岁(含)至79周岁老人,每 餐财政 补助4元,老人自付7元;肇庆户籍80周岁及以上老人,每 餐财政 补助 6元,老人自付5元;肇庆 户籍 特困、低 保 及低 收 入困 难 家 庭 老人,享受民 政抚恤补助优抚对象老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人,失能老人,每餐补助6元,老人自付5元;非肇庆户籍60周岁及以上老人可以11元/餐惠民 价享受 用餐。 符 合 条 件 的 老人凭身份证到长者饭堂登记就可用餐。根据《方案》要求,市民政 局接 下 来会 将 范 围扩大 到鼎 湖、高要、四会农村地区有需求的乡镇,以 及广宁、德庆、封开、怀 集的城市街道,计划在2020年,广宁、德庆、封开、怀 集等 4个山区县 农村地区也全面推进长者饭堂建设。’ 完善配送网络建立送餐队伍 记 者了解 到,端 州城区目前参与长者饭堂的长者,都居住在试点饭堂周边,各试点不提供送餐上门服务。 而根据《方案》,纯老、独居、孤寡、高龄、失独、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需求是保障重点。到2020年底,全市全面形成“中心城区10—15分钟,外围城区20—25分钟”的服务网络,助餐配餐服务知晓率达到95%以上。 行动不便的长者该如何享受长者饭堂的服务?对此,《方案》也提出了解决办法,要求完善配送网络,建立“厨房+长者饭堂+入户”三级配送链,增强长者饭堂二次配送功能,建立全职、兼职和志愿者队伍相结合的送餐队伍,鼓励党员、大中专学生、低龄健康老人等参与助餐配餐志愿服务,为高龄病残、不便出门等老年人开展送餐上门服务。 各地还可运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通过依托广东省居家养老服 务信息化平台,开发订餐信息平台、手机APP,衔接送餐平台等提升助餐配餐服务智能化、便捷化水平。更深层次的要求则是各地整合社区资源,搭建邻里交流、志愿 服 务平台,将助餐配餐服务与针对独居、空巢等特殊群体 老年人的 探访、关 爱、精神慰藉等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有机结合,以助餐配餐服务网络为支撑,融入医疗康复、心理调适、护理站等服务内涵,把长者饭堂打造为拓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阵地、推进医养结合的重要平台,让老年人在吃上可口饭 菜的同时,解决 好健康 养老问题,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